在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困顿之际,一些由来已久的行业旧话题再次被翻出――“民企与国企”孰优孰劣?
争论结果,众说纷纭,仁智各见。
我们再次罗列一些过往“数据”,看看谁能真正厘清二者之“优劣”。
先看一组数据:
2013年,全国107家重点民营钢铁企业粗钢产量3.37亿吨,占全部民营钢铁粗钢产量84%,占全国粗钢产量43%。实现销售收入16644.71亿,利润214亿。亏损企业19家,合计亏损22.85亿元,亏损面17.75%。
吨钢利润方面,107家企业平均值为64元。江苏永钢集团的吨钢利润为95元,高于平均水平。107家企业中,盈利10亿元以上的有2家,沙钢集团盈利30.91亿,在全行业利润排名第二,仅次于宝钢;方大钢铁集团盈利10.62亿。盈利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2家。
依据省份来看,参加统计的重点民营钢铁企业中,江苏民营钢铁企业吨钢利润101元,比民企平均利润高37元,是所有省份利润最高的。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吨钢利润52元;山东民营钢铁企业吨钢利润32元;山西民营企业吨钢利润13.63元;河南民营企业吨钢利润-16.23元。
又看一组数据:
2013年,上报财务报表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生产粗钢63107万吨,上交流转税(所得税以外税金)744.36亿元,吨钢缴纳流转税117.95元。其中,中央企业吨钢上交166.03元,地方国有钢铁企业吨钢上交139.02元,民营钢铁企业吨钢上交68.52元。
2013年,国有或国有控股钢铁企业生产粗钢3.89亿吨,资产总额为3.52万亿元,负债总额为2.44万亿元,资产负债率为69.32%。其中,中央国有控股企业生产粗钢1.396亿吨,资产总额为11690.33亿元,资产负债率为57.76%;地方国企或国有控股企业生产粗钢2.494亿吨,资产总额为23502.04亿元,资产负债率为74.98%。
我国钢铁冶炼上市公司有29家,2013年粗钢合计产量为2.41亿吨,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粗钢产量的38.18%;截至2013年12月31日,29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为14900.41亿元,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为8596.09亿元,占29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57.69%。
再看一组数据:
2014年1-6月,88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74.8亿元。其中,民营钢企实现利润50.6亿元,销售利润率为0.83%。民营钢企实现利润虽然略好,但毛利率低,上半年仅为4.84%,低于国有钢铁企业的7.57%。
2014年1-6月,民营钢企吨钢销售收入为4684元,国有钢铁企业为6163元,比民营钢企高出1479元。这表明民营钢企的产品档次总体上比国有钢企低,非钢产业也比国有钢企少。
截至2014年8月底,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统计的80家重点民营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.5%,比全行业低6个百分点,优势有所扩大(注:这些是账面统计数据,民营钢企有不少民间借贷,而且年化利率很高,这些民间借贷并没有被纳入资产负债表)。
还有参考观点:
人工成本。民营钢铁企业人工成本较低,国有大中型钢铁社会责任比较重,仅吨钢人工成本就要高出民营和地方小厂200元左右。
安全环保治理费用。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环境治理费用按吨钢平均分摊,要高出民企治理费用50元左右。
税费优惠差异。在一般情况下,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与民营、合资、地方小厂相比,1吨钢平均多交税费60元-80元。如果考虑上述因素,我国国有企业利润水平或高于大部分民营、合资和地方小厂。(注:以上观点产生于2013年,仅供参考)
……
以上,采用了人们习惯性的口头禅“用数据说话”,并忽略了“企业社会责任”等难以用数据界定的因素,既无分析,也没结论。但是,希望延伸思考两点――谁能真正厘清国有钢企与民营钢企孰优孰劣?争论二者彼此间的优劣究竟有何价值所在?
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,理应有一种认识上的新演进。无论国有钢铁企业,还是民营钢铁企业,都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,二者产品有层差,机制有区别,管理有迥异,地域有错落,战略有不同,皆是市场不同客观需求所在;更何况,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开始起步……其实,国有钢铁企业,民营钢铁企业,完全可以走适合于自身发展战略之路,而没必要将二者对立起来去研判。
市场只有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之分,而不论企业所有制性质如何,更不论企业规模大小。
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经营理念及文化氛围,可以为社会不同人才提供多种自主选择,以期最大化发挥自身潜在才能,从而实现自身知识价值,创造社会财富,贡献于全人类。
何乐而不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