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19日,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《钢铁和金属行业行动计划》,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增强行业竞争力,应对美国关税冲击、能源价格波动及绿色转型压力,同时将钢铁产业与欧洲防务安全深度绑定,凸显其经济与战略双重价值。
美国自3月12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加征25%关税,直接冲击欧盟对美出口,并可能引发全球过剩产能转向欧洲市场,加剧本土竞争压力。作为回应,欧盟宣布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实施反制关税。然而,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远不止贸易摩擦。高昂的能源成本、碳泄漏风险(即企业将生产转移至环保标准较低地区)以及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,迫使欧盟采取更全面的产业政策。
能源与脱碳:确保清洁且可负担的能源供应,推动钢铁行业使用本地可再生能源和氢气,降低对化石燃料依赖。例如,欧盟计划通过主导市场扩大低碳钢铁需求,并加速试点近零排放项目。
贸易保护:自2025年4月1日起收紧钢铁进口配额,超出部分征收25%关税;2025年第三季度将提出新立法,取代2026年到期的现行保障措施,并为铝行业提供类似保护。
循环经济:限制废钢和金属出口,通过征收关税和配额确保本土资源优先用于循环利用,减少对外依赖。
碳泄漏防范:扩展碳边境税(CBAM)至钢铁和铝制下游产品,避免企业通过进口高碳产品规避欧盟环保标准。
就业保障:保护260万个钢铁相关岗位,通过技能培训支持劳动力向绿色技术转型。
国防联动:强化钢铁与防务产业的纽带。一辆主战坦克需50-60吨钢材,一架战斗机需3吨铝材,稳定的供应链被视为欧洲防务自主的核心。为此,欧盟同步推出《欧洲防务白皮书》和8000亿欧元“重新武装欧洲”计划,将钢铁产能提升至战略安全高度。
欧盟在计划中特别强调钢铁业的历史意义——1951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一体化的起点。欧盟工业战略专员塞茹尔内表示: “欧洲必须拯救自己的钢铁业,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。”如今的行动计划既是对传统的延续,也是对未来的投资:通过绿色转型,欧盟希望以低碳钢铁重塑全球竞争力,同时借助国防需求为行业注入新动能。
尽管环保团体对脱碳目标表示欢迎,但产业界担忧政策落地速度能否匹配转型成本。此外,贸易保护措施可能加剧与美国的摩擦,甚至引发其他经济体的连锁反应。然而,欧盟的布局已清晰表明:钢铁不仅是经济支柱,更是欧洲战略自主的基石。这一计划的成败,将深刻影响欧洲在全球地缘政治与气候变化议程中的角色。